当前位置:博华艺术网 >> 谢岚官方网站 >> 作品点评 >> 浏览文章
 

赏读谢岚的中国工笔花鸟画艺术


 
    中国的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无论从题材、形式、技法还是意境方面都有很大的开拓和创造,并以其独有的民族美学性和独特的表现风格根植于艺术之林。如何使作品既师承前人而又塑造出自己的面貌,是每一个立志于从事工笔花鸟画的画家所终生追求的。福建画家谢岚女士在工笔画鸟画的探索与创作过程中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引人瞩目。
    谢岚女士出生在福建霞浦县,家乡的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从小耳濡目染,使她无形中形成了崇尚秀美尔雅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她对大自然和花鸟虫鱼的深厚感情,并爱上了绘画,在宁德师范读书时选修了美术专业,师从国画大师王卉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后又专攻工笔画,从此开始了专业从事中国工笔花鸟画艺术的征途……
从事国画艺术,一是靠天赋,二是靠功夫,这就是所谓的天资和学力,两者俱备,自然可达神化。谢岚女士具有绘画的天赋,同时也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她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用于绘画的学习和创作上,沉浸于艺术的天地里。曾先后受教于俞致贞、喻继高、王庆升、王天胜、周彦生等著名工笔花鸟画家,苦心研习各家各派的不同技法……
    观谢岚女士的工笔花鸟画,感受最强烈的是作品中所蕴含的清丽典雅之气。如《清香》、《荷塘清趣》、《国色天香》等作品,在圆熟炼达的笔墨线条中饱含着一种爱的真情和生的勃发,形成了典雅秀丽,活泼天真,清雅清静之基调和风格。管窥所见,谢岚女士的作品魅力所在,一是寄物抒情,感情真挚;二是注重笔墨功夫,技法灵活;再就是构图精妙,不拘程式。
    谢岚女士深知,中国工笔花鸟画要求的是精审物情和诗意表现的统一,这也正是中国花鸟画的精髓和精神所在。谢岚女士在她的作品中无处不流透出自然的蓬勃生机和新时代的昂扬诗情,作品着眼于生活中常见的花鸟虫鱼,赋予描绘对象以人格化的情感,借以表达自己童真般的心灵感情。如她创作的《恋曲》、《葡萄小鸟》等,表现的大多是画家眼中的生活情景。她以情写景,寄情于景,借鸟语与花香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和爱恋之情,表现花鸟动人的情趣,让整幅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葡萄小鸟》中,作者以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葡萄藤架为衬景,几根竹竿斜插其间,数只麻雀栖息其上,或单只独立,若有所思;或成双成对,顾盼有姿,形成了一幅恬淡,静穆和清脱的画面,给人一种空灵率真的情趣,充满田园趣味,令人遐想。
    她画荷花,以其精致细微的线条勾勒和层次丰富的渲染敷色表现荷花高洁不凡的气质,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心灵的共鸣。作品《洁》是谢岚女士2004年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书画邀请展中展出的一幅作品,展览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行,这幅作品成为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在数百幅来自全国各地书画名家的展览作品中显得格外引人瞩目。图中,几叶盛开的,层叠交错、成熟中略显几分沧桑的荷叶,几乎占据了整幅画面;一大一小两朵怒放的粉荷亭亭玉立于画面的正中,呈盈盈玉洁之姿,清澈含露,寓意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历经沧桑变迁之后的蜕变和无限生机,对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深切缅怀和崇敬之情蕴含其中。一枝莲蓬昂首于画面右上角,象征着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累累硕果;左下角的落款处一方鲜红的印章,恰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更增添了画面的高雅格调和诗一般的意境……这幅作品受到了应邀前往参观的当代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的高度赞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4月28日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谢岚工笔画展在荣宝斋隆重举行

 


版权所有:博华艺术网 服务热线:13718323968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7032534-3号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