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自然的守卫者——加拿大北美自然人文影像研究会理事长刘文炳
作者:  文章来源:中华艺术网  点击数 0  更新时间:2016/1/20 7:56:27  文章录入:admin

我与杨钧已相识多年,经常在一起探讨摄影的技术、拍摄的理念和作品的形式,并曾结伴一起深入大漠腹地采风拍摄,获益良多。

从杨先生身上,我受益良多。接受来自其他的专业建议,通过他的作品激励我自己,又能够开阔我的眼界,让我发现提升自己的方法或者不同的拍摄方式。

摄影师定义是:使用照相机、感光片、光源和造型技艺在室内外拍摄人像、风景、产品及生产或生活图像信息的人员。作为摄影师,我们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拍摄,杨先生尤其痴迷于摄影艺术。摄影艺术有着显而易见的特殊性,影像的时间性,使得观众的体验受到观。看作品所处的一定时间段的极大影响,同时,也为摄影艺术家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空间——在介于真实与虚幻的影像世界中,时间的概念并不仅仅是线性的。影像艺术所依托的设备载体紧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质使影像艺术随着时代而演变,成为记录我们变化的日志。
 


 

摄影看似简单,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瞬间显现,但却包含了一个摄影者的主观意图、精神提炼和社会、人类的思考。因此对摄影者来说,自身素质是第一重要的,这其中包括了科学技能、人文素质、艺术品味,而首当其冲的是自身的人性素质,人品不加的摄影师,怎么能表现出人性的真谛,正确的价值取向?

杨先生对我们大漠考察团照顾颇多,组织、策划、路线设计、行程安排、采风任务等都亲力亲为。我们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一同研究马可波罗羊时,杨先生同他的作品一样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见识到了他是如何尽心尽力来开展拍摄。腾、挪、转、移,爬、跳、远景、近景,使出了孙悟空七十二绝技和翻筋斗的驾云腾雾,杨先生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很多生动而深刻的图片,充分展现了马可波罗羊这个珍惜的野生物种及周围的壮丽的高原环境。

杨先生对野生动物的关注聚焦是发自身心的关心爱护,他自始至终认为自然保护一定是重要的、及时的和紧迫的。他希望通过他的组织、他的拍摄,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西部、关注无人区、关注无人区的野生动物、关注无人区的自然状态,他希望给大家揭开无人区的神秘面纱,让大家通过拍摄作品看到这里的美冠壮阔、这里的野生美丽、这里的人为创伤与自然生存法则,让我们所有人都能行动起来更关注和保护这些珍惜动物和生态环境。
 


 

因为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生物学家指出,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的种数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遭到破坏。物种平衡的破坏,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本身将遭到巨大灾难。

杨先生本人曾是一名成功商人,他又十分关注公益活动,通过他的拍摄作品中的那些温暖人心的画面,藏羚羊、马可波罗羊、朱鹮、大熊猫、鹰隼、白暨豚、野牦牛、大天鹅等等,有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他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人生体悟,这些都体现了他相纸背后的人文情怀。
 


 

作为摄影师,杨先生具有独特的照相机的精神,用他个人对世界环境里所发生的一切做出的个人对世界主观与客观的理解态度。摄影绝对不是仅仅局限在对器材的依赖上,依赖器材也绝对不是对照相机深层次的理解以及对照相机在精神层面上的认识、也绝对没有对人性本质差距与人性共同点之间关系的思考与理解!照相机有时是摄影师与客人之间互动的态度而形成一种转化形式表露在公众面前进行着某种演示! 摄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仅仅一个凝固了的瞬间,一个静止不动的画面,便是使我们读懂了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领会出照片所隐含的更深含义,照相机是摄影师的眼睛,杨先生孜孜追求透过镜头与镜头里的世界对话。
 


 

杨先生拍摄的佳作被争相收藏,他的闲暇之余也会跟收藏者深入交流讲述拍摄背后的故事,他从不期望自己声名鹊起,他只希望更多的人通过他的作品关注无人区和那里的野生美。在我眼中,杨先生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更是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优秀的专业摄影师。